上海海关服务企业通关方面工作情况介绍
2016年,上海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5. 2万亿元、集装箱2563. 7万标箱、统计报关单2160. 2万份,同比分别增长3. 4%、8. 2%和4. 2%。关区征税入库3615. 4亿元,同比增长2. 2%。
一、率先启动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根据总署部署,去年6月1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率先启动试点。目前,上海海关负责试点的范围已拓展至长江经济带12个海关,涉及2. 53万家进出口企业。截至2016年12月31日,累计受理报关单24. 3万余票,目前日均受理报关单3500份左右。本次改革,通过建立总署直管的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转变海关职能实现方式,使传统的跨关区、跨部门、多层级的指令流转模式简化为两点一线“扁平化”格局。通过安全准入与税收征管风险处置的“相对分离”,达成通关作业“前推后移”,实现“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通关模式。改革后事中干预降幅明显,通关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试点期间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海运进口报关单平均通关时间为28. 8小时,24小时放行率为70. 1%。同期上海口岸海运进口非一体化报关单平均通关时间为38. 6小时,货物24小时放行率为60. 6%。海运进口报关单的海关通关时间缩短近10个小时,24小时放行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二、深入开展“单一窗口”建设。推动货物通关监管环节基本功能均纳入平台上线运作。在上海“单一窗口”2. 0版基础上,优化涉及海关业务的7个已有项目,有序推进海关进口证明书办理、自贸区一线进境货物申报等新项目,着力推动货物通关监管各环节全覆盖和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全纳入。完成海关货物申报向“单一窗口”平台全面切换工作。与市口岸办、平台技术开发机构紧密配合,于去年10月底完成海关货物申报由EDI系统向“单一窗口”平台的整体切换。上海口岸货物申报90%以上、船舶申报100%已通过“单一窗口”办理,货物申报手续更加便捷高效,船舶放行时间节省0. 5到1天。同时,积极参与国口办“统一认证”工作框架下“一卡多证”试点,继续做好自贸区“一站式”申报与服务工作。去年,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实现船舶申报2. 1万艘次,进出口货物申报401. 4万票,2015年同期仅为12. 8万票,工作推进成效显著。
三、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上海口岸关检合作“三个一”工作,积极拓展“一次申报”覆盖面和“一次查验”业务范围,并积极推进“三个一”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度融合。会同检验检疫部门共同对外港、洋山、保税区等主要现场进行实地评估,检查推广进度,解决实际运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全面落实关检“一机双屏”,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和许可证件联网核查核销,打通了长期以来涉许可证件报关单难以纳入无纸化范围的“瓶颈”。加强与公安部门联系配合,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案件查办,通过执法互助增强监管效能。去年,上海海关受理“一次申报”货物1766. 6万批,实施“一次查验”1. 7万批,“一次放行”1761. 7万批。其中,“一次申报”已占上海海关报关单总量的8成以上,较2015年相比大幅增长6. 3倍。
四、大力提升口岸通关时效。大力推广进口“提前申报”模式,通过申报“前推”有效压缩通关用时。取消查验记录单纸质单证流转作业,全面启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试点,实现人工查验“现场录入,即时审核”的无纸化操作。完善通关时效提升长效机制,从平均通关时间提升比例、超长时间未放行报关单处置效率等方面综合评价通关运行情况,深入分析关区内各现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并分类施策。进一步优化归类、审价工作机制,加快处置速度。2016年,上海口岸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分别降至29. 46小时和2. 03小时,较2015年缩短4. 43小时和1. 29小时,降幅达13. 1%和38. 9%。
五、优化升级自贸试验区海关配套措施。经过3年的创新试验,上海自贸区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对标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监管制度框架,全面建立了国际自由贸易园区通行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作业制度和监管模式,在接轨国际方面实现了“全面对标、总体达到、局部领先、个别特殊”。汇总征税、“三自一重”等核心亮点制度试点稳妥推进,重点制度效能持续提升。积极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推动自贸区10个专业化贸易服务平台和6个国别进口商品中心落户,创新保税维修、保税融资租赁海关监管制度,完成国际中转集拼2.0版系统开发,推出“舱单申报、舱单核销”管理模式。初步建立四地自贸区海关协作机制,提升全国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整体效能。
六、创新监管服务地方发展。长江经济带海关不断增强业务协同,共同完善了管理规定和业务制度、统一业务参数和执法规范、增强区区联动等,“十二关如一关”的合作格局不断深化。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服务,扩大跨境电商政策覆盖范围,支持快件公共库开展跨境电商直邮业务,同步将保税模式拓展至更多符合要求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企业入驻、消费者购物提供多元化选择。推进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模式,支持有报关资质的仓储企业自主申报,减少企业资金成本压力。去年上海海关共监管跨境电商进口模式订单1131. 9万单,涉及金额21. 6亿元,征收税款2. 2亿元,同比分别激增3. 96倍、4. 2倍和25. 5倍。推动特殊监管区域优化整合。支持区内产业多元化发展,全面推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5项创新成果、分两批复制推广17项自贸区创新制度、推进一般纳税人试点,依托上海区位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集聚优势、物流便捷优势,进一步支持先进加工制造业配套发展,吸引国际采购分拨中心入驻,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七、切实履行关境保护职责。针对农产品、高新电子产品、重点涉税商品、涉毒涉枪走私以及出口骗退税、虚假贸易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主要业务数据大幅上升。同时,加强口岸部门协作互助,联合市公安、海警、市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对涉毒、走私等行为开展打击行动,成功捣毁制毒工厂2个、打掉走私成品油团伙3个、走私香烟团伙1个,战果丰硕。去年全年缉私立案2680起,总案值70. 9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03人;立案侦办涉税千万元以上重特大走私犯罪案件1起。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查获侵权案件230起,涉案货物529. 5万件,案值4849. 82万元,同比分别上涨8. 3%和69. 7%。
|